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分实物(实物卡片)的方式,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1. **每几个一份将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表示**: - 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 ÷ 2 = 3。
2. **把一些物体按指定分成几份的要求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用除法表示**: - 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 ÷ 3 = 2。
3. **教学除法的相关名称。**
一、关键词平均分
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了生活,以生活中乘法的意义及刚刚学习的平均分的含义,引入除法的概念。
学生学习除法的直接基础是乘法意义及刚刚学习的平均分的含义,重点让学生学会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列出除法算式。**
二、过程和结果与算式的统一
1. **每两个一组将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表示**: -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如何将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并且用除法来表示这些分的过程。
2. **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 ÷ 3 = 2。
3. **把6根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根半,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 ÷ 4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