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绘画《可爱的小鸡》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 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小鸡的体态特征。
- 探索用圆形和线条组合表现不同姿态的小鸡,发展创造性思维。
- 培养幼儿对“小鸡”已有经验的回顾与扩展。
二、教学准备
- 1. 准备图片:
- PPT课件展示小鸡的不同姿态(如面对面说悄悄话、低头吃虫子和吃饱唱歌)。
-
圆形图片(大小不一),带有不同的线条装饰,例如背景颜色变化或翅膀位置调整。
-
2. 制作绘画材料:
- 平放的圆形画框,不同颜色可选。
- 多色彩粉笔、水彩笔及 marker。
三、活动过程
- 导入环节(3 分钟)
- 情境一:小鸡面对面说悄悄话。
教师展示 PPT课件中的小鸡,引导幼儿观察并分享小鸡的行为。 -
情境二:小鸡低头吃虫子。
教师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感受小鸡低头时的身体姿态。 -
感知与示范(10 分钟)
- 情景三:小鸡吃饱唱歌。
教师展示 PPT课件中的小鸡唱歌场景,并引导幼儿想象和描绘画面。 -
情景四:使用圆形和线条组合。
教师用小圆圈教幼儿画出小鸡的头部,用长方形或线段表示身体部分(如左脚、右脚),并结合背景装饰,帮助幼儿理解线条组合的艺术性。 -
创意创作(15 分钟)
-
情景五:自由设计创意作品。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选择颜色、线条和图案,尝试描绘不同姿态的“小鸡”,如跑跑跳跳的小鸡、蹦蹦跳跳的小鸟等。 -
分享与反馈(5 分钟)
- 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教师引导或调整创意,鼓励孩子们发挥创造力。
四、活动反思
-
优点:
通过观察和动态性活动,孩子们能够感受小鸡的不同姿态,尝试用线条组合表现不同的画面。 -
不足:
- 部分孩子对动态性不够熟悉,难以正确把握小鸡的动作。
- 在示范环节需要进一步引导,帮助幼儿掌握浅显的绘画技巧。
五、活动评价
- 按照以下标准评价:
- 是否能正确理解“小鸡”的姿态。
- 是否能准确描绘出小鸡的不同身体部分。
- 创造性是否达到预期水平(自然与非自然结合)。
六、活动延伸
- 提供更多的线条装饰,如添加翅膀、增加颜色变化等,激发更多创意创作。
【幼儿园中班绘画《可爱的小鸡》教学方案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中,幼儿们不仅在观察和体验小鸡的动态性特征中提升了 themselves的观察能力,还通过圆形和线条组合的创作,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创造力。这不仅让他们学会了一些绘画技巧,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欲。希望这些经历能为未来的绘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篇活动设计旨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其观察、联想和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巡回观察指导,引导幼儿将生活中的形象抽象到绘画作品中去。
教师关注点: 1. 关注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摆放小鸡头和身体的位置; 2. 关注个别提醒幼儿确定好小鸡头和身体的比例,知道头和身体要连在一起,脚要稳稳地支持身体。
(提示语参考:1.小鸡的头圆圆的,身体可是胖胖的! 2.我们可以给小鸡多找几个好朋友。)
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发挥想象,丰富画面,如添画太阳、小草、小花、毛毛虫等。在孩子作画的过程中,可继续关注以上要求的落实情况,加强个别辅导。
(待一部分幼儿画完1—2只小鸡时。) 师:“想想小鸡在哪里做这些有趣的活动呢?”“照片中如果有绿绿的青草、可爱的毛毛虫,一定会显得更热闹的.!” (提示语参考:1.要记得先给小鸡穿好衣服,嘴巴涂上好看的颜色后,再画上青青的草地、可爱的毛毛虫!2.小草可以这儿长一片,那儿长一片。 3.有了毛毛虫,小鸡就不会饿肚子了!
……最后,请把拍到的照片送到相框里来。
(画外音3:本环节突出方法习得的创意表现。幼儿有了之前充分观察、感受之后,绘画的创造性被大大调动了起来。画面中的小鸡动态十足:有排好队一起低头吃虫子的;有小鸡面对面抢虫吃的;有小鸡翻跟斗的,绘画能力强的幼儿还巧妙画出了头和身体的位置,画面充满了童趣感,有的幼儿还大胆添画上了太阳、草地,草丛中显眼的毛毛虫,整个画面布局合理、充满了生气!
)
5.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1)将幼儿的作品集体展示在前面展板上,变成一本“大影集”。
(2)提问:瞧,给小鸡拍的照片都装在相框里了,快来找一找,你喜欢的小鸡在哪里?它们在于什么呢?(如它们的头靠在一起,在吃虫子呢!它们排好了队,一起齐刷刷地看着前面,一个跟一个散步去了;她把头抬得老高,正在大声唱着歌呢!
……)
师:这张照片我喜欢,是谁拍的呀?你拍的小鸡在干什么?你拍的小鸡又在干什么呢?
(3)小结:今天,小朋友拍得照片可真出色,小鸡们玩得真开心呀!
(根据幼儿作品评价来说)好,让我们也到外面去玩一玩吧!
(4)播放课件里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场地,结束活动。
画外音4:鉴于中班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评价水平,我们有意识引导幼儿将自评、互评结合起来,力求使他们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以此来了解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观赏、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评价中,我们也多以鼓励、赏识为主,积极去发现幼儿的长处和进步之处,帮助他们获得愉悦的成功体验。最后环节中将幼儿的作品以“大影集”形式展现,在浅色画纸、深色底板的烘托下,更显出幼儿作品的稚拙美!成了活动的又一亮点。
)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