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林黛玉进贾府》。
下面,我将从说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小说,文选《林黛玉》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作者曹雪芹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借林黛玉的眼睛对贾府进行了第一次直接的描写,交代了贾府的典型环境,塑造了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经典人物形象。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的学生具备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篇小说,因而重心在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主题上。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默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如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 初步了解《红楼梦》与曹雪芹。
- 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概括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主要手法。
- 精准解读古典小说的人物个性,培养文学审美能力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
-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情节结构,了解林黛玉人物性格特点。
- 教学难点: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主要手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具体如下:
(一)品读法:在导入和深入研读环节运用品读法。
(二)讨论法:在整体感知和延伸作业环节运用讨论法。
(三)多媒体辅助法:在深入研读环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了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我采用了视频的方式进行开场。播放完《林黛玉进贾府》的电视剧后,接着引出标题“同学们,看完了精彩的红楼梦电视剧后,我们一起来研读下更为精彩,让人拍案叫绝的林黛玉进贾府。”
(二)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中,要求"以读促悟"。在本节课的导入和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学生阅读课文,从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如何刻画人物。
(三)深入研读
在进贾府这一过程中,借着黛玉的视角,作者在安排人物出场的方式显得较为虚实兼用。详写的有林黛玉、王熙凤与贾宝玉。因而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将重点分析本篇文章对黛玉外貌、性格特点的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如何通过对比突出黛玉的形象差异。
(四)拓展延伸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我将引导学生分析其他人物的特征,并尝试自己研读下文,以不同视角分析其他人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对刻画人物、分析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在作业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研读下文,用不同的方面如外貌、语言、动作等来描写出一个熟悉的人物的性格特点。
七、板书设计
- 导入:
- 通过视频引出内容
-
点明主题“进贾府”的场景
-
**整体感知:
-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
寻找文中主要人物
-
**深入研读:
- 详细分析黛玉的外貌描写
-
通过对比突出性格特点
-
**拓展延伸:
- 分析其他人物的特征
- 研究自己研读的内容
八、作业设计
在作业环节中,我设计了学生自我研读的要求:用不同的方面如外貌、语言、动作等来描写出一个熟悉的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我的改写版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